•     煮雨
  • 积分:19643
  • 等级:一等诗圣
  • 时间:2016-12-01 08:04:59
  • 楼主(阅:9679/回:3)《凌天传说》里出现的的诗歌

       

    《凌天传说》在起点中文网连载的一部异界征战网络小说,作者是风凌天下。主要讲述了凌天遭受家族倾轧陷害,与仇人同归于尽。机缘巧合之下,却转生到了异世界,纨绔公子,纵横异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终究成为一段传奇,一个永恒的传说的故事。而穿越到异世的武学天才凌天,以其超卓的武功,绝世的智慧,在异世里不仅只手舞风云,左右逢源,更是文武双绝、威动天下、倾倒无数绝色少女的芳心,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源于作者在小说恰到好处地引用了精妙的诗歌,突出并丰满了主角的形象。本贴便从该小说中摘录部分诗歌并搜罗出其赏析,供大家欣赏。
  •     煮雨
  • 积分:19643
  • 等级:一等诗圣
  • 2016-12-01 09:42:54
  • 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

       

    该句出现在《凌天传说》的第二部 凌天公子 第十三章 - ~神来之笔~一节中,其时凌天与玉冰颜初次相遇于承天皇宫,凌天仍极力以第一纨绔的形象示弱于世人,而天下第一世家的小公主玉冰颜也是易丑容隐真名出游。但玉冰颜难于掩饰的才艺和气质,特别是超群的画技打动了凌天的心扉。凌天不由自主的第一次显露出了惊天动地泣鬼神的文艺才华,指导冰颜作画,更是一句“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直接便把小公主惊懵了。其实这一诗句,出自于清代江湜写的一首悼念好友刘彦冲的诗,原作是这样的:


    《彦冲画柳燕》

    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

    风无本质不上笔,巧借柳叶相形容。

    笔端造化真如此,真宰应嗔被驱使。

    君不见昔年三月春风时,

    杨柳方荣彦冲死,寿不若图中双燕子。

    诗中提到的《柳燕图》轴作于道光二十年(1840),藏于上海博物馆。该画作又名《桃柳双燕图》。见图所示。

    以下是名家张永芳对该诗的赏析:


    诗的前四句赞叹画家的才情,从题目可知,直接咏写的对象乃画家遗留的柳燕图,画面是春柳春燕。前四句未及燕子,主要就柳叶下笔,但并不是咏写画面的柳条如何娇媚,而是渲染画家借有形的柳摹写无形的风这一奇巧构思。“柳枝西出叶向东”,点出枝的伸展方向与叶片的张开角度不谐;“此非画柳实画风”,点出枝叶东西异向的秘密。“风无本质不上笔,巧借柳叶相形容”,点明风本无形,只有借助有形的柳才能表现出来,这颇合艺术实际,不愧为画家的知己。美学家王朝闻先生对中国飞天的造型很感兴趣,认为我国古人借人物衣褶飘飘的形象表现凌空飞舞的情景,比西方在天使背上直接画出翅膀表示飞行显得更巧妙、更合理。图画作为造型艺术,很难表现抽象的事物,只有凭借巧妙的构思,才能在有形的物象中表现深层的寓意和难以状写的事物。这一评赏也透露出诗人的细心,如果他是马马虎虎的观众,怎能看出枝叶异向这一细节来?唯其既是内行,又很细心,这才能体味画家友人的匠心所在,而其画家友人又确实精细,巧妙地摹写出常人难以表现的内容。

    诗的后五句惋惜画家的早逝。全诗咏写柳燕图,前四句侧重写柳,显示画家的才情;后五句侧重写燕,喻写画家的短命。画家的去世,本是病夭,诗中却说成是由于天公的妒嫉。“笔端造化真如此,真宰应嗔被驱使”,承上启下,既突出了画家才情之巧,又刻画出天公的妒意,暗点画家的死因。“真宰”,主宰世界的上苍真神。友人的死本是极哀苦之事,将友人之死看作触天公之忌,则使怀友的哀伤稍得慰籍,并对友人的才情作了进一步的推许。引起“主宰”的嗔怒而死,岂不比寻常的去世浪漫得多,动人得多?尽管如此,丧友的悲苦仍难以压抑,后几句便慨叹友人死在春风三月时,寿命竟比飞燕还短。一推之后又一挽,点明不平凡的死也不能令人平抑愤懑,造物的不公委实令人心痛。即或“真宰”不怀妒嫉,但不赐才人长寿,岂不也引人不平?可叹世上的事难得完满,有寿者未必有才,有才者未必有寿,天公何以如此不仁,不肯令人世多一些美满呢?的确令人怅叹。诗虽收束了,诗人的心潮却并未平复,而且引得读者也泛起感情的波澜,在品味人生与造化的神奇与复杂。人寿有尽,辞世者能活在友人的心中,也算是寿命的延伸吧。人生果能得到知己,岂独生前满足而已;知己又何必生于同时,才人的作品能勾起后人的怀想,不也是生命的延续吗?

    诗人与画家相知极深,相知的纽带正在于画家的作品。诗人有多首诗作悼念亡友,而且都与画幅相关,除本篇外,另如《典衣买彦冲画一幅赋诗解嘲》、《彦冲画两雁为稚苹所藏邀余题诗》等,莫不如此。在这种深深的哀伤中,实也有自挽之间,犹言友人虽然去世,他的作品还能被我所赏爱;自己百年之后,是否也有如此幸运呢?他临终遗言,谓碑碣应刻“清故诗人江弢叔之墓”,仅想以诗名传后,除有对生平沉于下僚,郁郁不得志的愤慨外,主要是想凭诗为与后人结为隔代知己。这种心理,文学艺术家多有之,苟有知我者,穷达何由挂怀,寿命长短又何必计较呢?惟其不敢肯定后世定有知己,这才在心中有所郁闷,对友人的早夭格外伤感。读此诗,诗人的追悼怀念之情,不仅令人想到他与画家的友谊,也能引发读者深沉的人生感慨。

    当然,在小说故事中,凌天只借用该诗开首一句,提点冰颜作画技巧的不足。但仅此一句,便足以显露出凌天的造诣,震撼冰颜的芳心了。

  •     煮雨
  • 积分:19643
  • 等级:一等诗圣
  • 2016-12-01 10:19:16
  •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该诗句出现在《凌天传说》的第二部 凌天公子 第十四章 - ~泪梦红尘~一节中,仍然是凌玉二人初次相遇的情景,玉冰颜受教了凌天卓绝的作画技艺和深邃的作画见解后,要求他题诗于画作上,以进一步试探凌天的才华。凌天便信口拈来这一段:“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瞬时间便勾起了玉冰颜内心里对自己身世的哀叹,觉得自己心湖中泛起了滔天巨浪,一时间竟痴痴呆立着,凌天接下来说的什么却没有听进去了。
      这一段诗句出自于宋代诗词天才苏轼的手笔,全诗是这样子的: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这是一首送别诗。嘉祐六年(1061年)冬,苏辙苏轼至郑州,分手回京,作诗寄苏轼,这是苏轼的和作。苏辙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未到任即中进士。他与苏轼赴京应试路经渑池,同住县中僧舍,同于壁上题诗。如今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又要经过渑池,因而作《怀渑池寄子瞻兄》。诗云:“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苏轼的和诗,四个脚韵与原作全同,却纵笔挥洒,丝毫未受束缚。

      苏辙原作的基调是怀旧,因为他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由于考中进士,未到任),嘉祐元年和兄轼随父同往京城应试,又经过这里,有访僧留题之事。所以在诗里写道:“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他觉得,这些经历真是充满了偶然。如果说与渑池没有缘份,为何总是与它发生关联?如果说与渑池有缘份,为何又无法驻足时间稍长些?这就是苏辙诗中的感慨。而由这些感慨,苏轼更进一步对人生发表了一段议论。这就是诗的前四句。在苏轼看来,不仅具体的生活行无定踪,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那么,在冥冥中到底有没有一种力量在支配着这种行为呢?如果说,人生是由无数个坐标点所组成的,那么,这些坐标点有没有规律可循?青年苏轼对人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感喟。但是,人生有着不可知性,并不意味着人生是盲目的;过去的东西虽已消逝,但并不意味着它不曾存在。就拿崤山道上,骑着蹇驴,在艰难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的经历来说,岂不就是一种历练,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财富?所以,人生虽然无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事物虽多具有偶然性,但不应该放弃对必然性的寻求。事实上,若不经过一番艰难困苦,又怎能考取进士,实现抱负呢?这就是苏轼:既深究人生底蕴,又充满乐观向上,他的整个人生观在此得到了缩微的展示。

      前四句对于人生的经历,作了一个深刻的比喻,说:人生所经历过的地方和所经历过的事情,象什么样子呢?该是象天上飞翔的鸿雁踩在积雪的地上;这雪地上因那偶然的机会,留下了脚爪的痕迹,可是鸿还得继续飞行,飞向何方,哪里还去考虑南北东西!因为这个比喻非常生动而且深刻,所以后来便成为“雪泥鸿爪”这个成语,用以比喻往事遗留下来的痕迹。
      第三联写渑池当年寄宿过的那座佛寺的情况:当时接待咱们的那个老和尚已经死了,按传统习惯,他的尸体经过火化,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小塔里面去了;当时在上面题诗的那堵墙壁已经坏了,因此不能再见到旧时题诗的墨迹了。就是说,多少年过去了,人变了,和尚死了,物变了,寺壁坏了,世间已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当年在雪泥上留下的鸿爪,象是雪化了,这些爪印也不见了。言外颇有为人生的短促叹息和对自己漂泊不定的感伤。
      最后两句,作者自己加了个注脚:“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是说:当年要去赴考时,我骑的马在渑池西边的二陵(今河南崤山)就死了,没法子,只好骑着小毛驴到渑池。所以诗中说:你还记得吗?当时我骑着小毛驴在那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走,路是那么遥远,人是那么疲乏,那瘦弱的小毛驴也累得叫个不停。诗人抚今追昔,抒发了对人生的深深感叹。
      这首诗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起句即不拘一格,突兀非常,仿佛从天而降,挑起连续两联的议论。其中借用巧妙无比的比喻来说明人生短暂、无常的道理,既避免了议论入诗的枯燥,也使人感受深刻,过目不忘。在首二联的仰天慨叹之后,很自然地将视线转到了眼前的所见,遂成第三联。人生均是如此,而我之所见所遇何尝又不是如此呢?如云的过往一去不复返。三、四联通过具体的所见与回忆,进一步说明了雪泥鸿爪的道理,具体化了这种感触。按普通的章法,应当先写所见,然后回忆,然后才进行议论,但诗人没有这样布局,而是几乎颠倒了过来,开始就笔锋突起、重笔慨叹,引人入胜。而让所见、回忆放在后半部分,以自己的具体事增其黯然之感,再以回忆结句,造成绵绵不绝的余味。这种布局增强了全诗的力度和感染力。全诗动荡明快,意境恣逸,含蓄蕴藉。虽然是以议论入,但是诗人抛却抽象的概念,借用鲜明生动的形象,以其所长的比喻阐发人生哲理。言近旨远,耐人寻味。

  •     煮雨
  • 积分:19643
  • 等级:一等诗圣
  • 2016-12-17 08:45:50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该诗句出现在《凌天传说》的第二部 凌天公子 第十四章 - ~泪梦红尘~一节中,玉冰颜与凌天初次相遇于承天皇宫,凌天初次展现才华,应玉冰颜的要求,题该诗句于画作之上。这首诗出自唐代贺知章,全诗是这样子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该诗题名为《咏柳》,又名《柳枝词》。意译成现代文是这样子的: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古诗文网里是这么赏析的: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又有网友赏评为: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七言绝句,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作于越州(绍兴)。
      第一句是写树。从字面意解,就是说,这柳树是用碧玉妆扮而成的。“碧”,翠绿色。“玉” ,美者颜如玉。这是从颜色苍翠来写柳的姿色之美。这样解释似乎有点不大解渴。倒不如从拟人化的角度来分析,以物比人,蕴含深情。这是诗人将柳比喻成美人。写“柳”象美丽的姑娘那样美。南朝.宋《清尚曲辞.吴声歌曲》有《碧玉歌》三首,说:“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是柳树的枝叶将“碧玉小家女”打扮的更加美丽动人了。
      第二句是写枝。“丝绦”是用丝编织的带子。这是写柔条垂拂的繁茂,写柳的风姿。柔长的枝条千枝万缕,春风吹拂,体态轻盈,宛如妙龄女子翩翩起舞。姿态非常动人。“万条垂下”的“绿丝绦” 不正像碧玉小家女穿的百褶裙吗?我们可以想象这碧玉小家女的长裙外还有短式腰裙,裙子上还有许多的边花、角花、暗花,还有许多的佩带装饰物,既简洁又淡雅;而这衣料又多是那绸缎纱。她的服装给我们以轻盈、柔美、洒脱之感。
      第三句是写叶。柳树叶带狭长,往往用来形容女人的眉毛,如“柳叶眉”。梁元帝萧绎的《树名诗》说:“柳叶生眉上,珠铛摇鬓垂”。古人多以“杨柳腰”“柳叶眉”来形容女子之美,非常传神。我们也可以看作是脸庞、眼睛、眉毛了。诗人因这美女太美了,大概也动了心,马上提出一个问题,“有一千般说不尽的风流的脸儿”,不知是“谁”给修出来的?这一画龙点睛之笔,蕴含着诗人多少欢悦和赞美之情。
      第四句是写春风。回答第三句提出来的问题,是“二月春风”用剪刀剪出来的“细叶”。这又是拟人化的手法。“碧玉小家女”之所以这样漂亮,是“春风”这个慈母把她培育抚养出来的。抽象的主观情思,完全被形象化了。



     3/ 1 1
    评论/回复标题:  

    评论/回复内容:
    验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 匿名发表需要输入验证码!
     
    文学交流微信群二维码
    诗词分享微信群二维码
    微信公众订阅号二维码
    微信投稿小程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