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菲
  • 积分:225
  • 等级:一等诗生
  • 时间:2023-03-04 14:06:30
  • 楼主(阅:2992/回:0)以一首咏物诗为例浅析诗歌的象征与比喻

        莫菲

    象征和比喻是创作诗歌时常常用到的写作技巧,都以相似点为基础,借甲写乙。象征中的象征体和比喻中的喻体都是具体事物,并且都通过这些具体事物的描写含蓄、隐晦、形象地表现本体(被象征者),这是它们的相同点。

    但是两种技巧之间还是有着明确的差别的。比喻侧重于本体和喻体所代表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这种相似是直接的、可观的。而象征侧重于象征者和被象征者之间的相关联系,它们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相似点,而且这种相关联系是靠联想去寻找的。

    而且两种技巧的应用域、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以下我们通过对初唐诗人虞世南的咏物诗《蝉》进行分析,探讨两者的区别。

    《蝉》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的作者是虞世南(558—638),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曾赐爵永兴县子,授银青光禄大夫,世因称“虞秘监”或“虞永兴”。能文辞,工书法。编有《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名声颇盛,博学多能,高洁耿介,直言善谏,在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等方面受到时人追捧。从他在诗中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自况来看,也能体会到他具有老成谨慎、有自知之明的品格。

    《蝉》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主要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高洁傲世的品格。诗中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被象征体),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象征本体),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垂緌饮清露”采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而在一般人心目中,这身份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作者却巧妙地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这首诗是采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自拟,耐人寻味。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等这类象征手法属于文学表现手法,它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是应用于文章谋篇布局这个大层次、高角度上的构思、写作手法,具有全局性,强调象征者与被象征者之间的“神”似。

    而比喻手法属于修辞范围上的常用分类,最初是说话的技巧,在文学作品中往往只应用于具体的句子中,强调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形”似。

    (本主题已在诗歌坊微信小程序同步发布)


    评论/回复标题:  

    评论/回复内容:
    验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 匿名发表需要输入验证码!
     
    文学交流微信群二维码
    诗词分享微信群二维码
    微信公众订阅号二维码
    微信投稿小程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