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不忮不求 |
拼音 | bù zhì bù qiú |
释义 | 忮:嫉妒;求:贪求。指不妒忌,不贪得无厌。 |
出处 | 《诗经·邶风·雄雉》:“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
故事 | |
示例 | 处理了这些事务,便是长篇大论的“遗训”,教子孙不忮不求,克勤克俭。(高阳《玉座珠帘》下册) |
同义 | |
反义 | |
查阅 | 1975 次 |
诗句 |
◆ 『先秦』: 【诗经·国风·邶风】雄雉 曷云能来?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
成语 | 不忮不求 |
拼音 | bù zhì bù qiú |
释义 | 忮:嫉妒;求:贪求。指不妒忌,不贪得无厌。 |
出处 | 《诗经·邶风·雄雉》:“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
故事 | |
示例 | 处理了这些事务,便是长篇大论的“遗训”,教子孙不忮不求,克勤克俭。(高阳《玉座珠帘》下册) |
同义 | |
反义 | |
查阅 | 1975 次 |
诗句 |
◆ 『先秦』: 【诗经·国风·邶风】雄雉 曷云能来?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