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浮云蔽日
拼音fú yún bì rì
释义浮云遮住太阳。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后泛指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
出处汉·陆贾《新语·慎微》:“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故事
示例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陈毅《赠同志》诗)
同义
反义
查阅1527 次
诗句
◆ 『近现代梁启超去国行----呜呼济艰乏才兮
      狐社鼠积威福,王室蠢蠢如赘癕。浮云蔽日不可扫,坐令蝼蚁食应龙。可怜志

◆ 『唐朝五代李白答杜秀才五松见赠(五松山在南陵铜坑西五六里)
      赐飞龙二天马,黄金络头白玉鞍。浮云蔽日去不返,总为秋风摧紫兰。角巾东
 
文学交流微信群二维码
诗词分享微信群二维码
微信公众订阅号二维码
微信投稿小程序二维码